智能筒射灯的销量和渗透率逐年增长,无主灯设计深得消费者喜爱,智能筒射灯在室内照明场景下的应用越来越重要。根据应用场合和消费者习惯,提炼出合适的智能筒射灯指标,用于评价智能筒射灯的性能,形成团体标准。提升行业产品的档次和消费者的体验感,扩大行业影响力。基于此,上海浦东智能照明联合会于2月21日召开的第一届第二次标委会上立项了《智能双色温筒射灯的评价规范》团体标准。
3月14日下午,上海浦东智能照明联合会组织召开了《智能双色温筒射灯的评价规范》团体标准编制工作启动会,会议由上海浦东智能照明联合会秘书长代照亮、易来品牌总监李田、陈明共同主持, 易来、三思、得邦照明、奥莱敏控、TCL照明、利尔达、恒坤光电、子光、威凯检测、天宝、华艺、中昊光电、星如雨、瑞瀛、晶丰明源、明丰电源、新广联、小匠物联、艾迪明、紫光照明、昂嘉电子、同一方、科威滕等参编单位30余位行业专家参与了视频会议。
会上对标准编制目的、目录框架、分工安排、工作计划等进行了深入详细的探讨。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本次规范编制工作的意义与价值,将充分发挥各参编单位的优势,尽快形成高水平的编制成果。
目录框架及参编单位(排名不分先后)
1范围
2 规范性引用文件
3 术语和定义
4缩略语
5 一般要求
(1-5章节牵头:易来)
6 功能要求(牵头:易来)
6. 1 开关控制功能(参与:明丰电源)
6. 2调光控制功能(参与:明丰电源、利尔达、星如雨、艾迪明、科威腾)
6. 3 调色控制功能(参与:中昊光电、明丰电源、利尔达、星如雨、同一方、科威腾)
6. 4 本地/远程控制功能(参与:瑞瀛物联)
6. 5能耗统计功能(参与:明丰电源、天宝、艾迪明、昂嘉电子)
6. 6智能联动功能(参与:紫光照明)
6. 7 设备管理功能(参与:得邦照明、新广联)
7 整体评价(牵头:易来)
7. 1待机功耗等级(参与:利尔达、天宝、上海三思、上海镭芯)
7. 2深度调光等级(参与:利尔达、小匠物联、昂嘉电子)
7. 3 眩光等级(参与:利尔达、恒坤光电、TCL、子光照明、奥莱敏控)
7. 4混光均匀度等级(参与:利尔达、恒坤光电、TCL)
7.5光学角度定义(参与:利尔达、恒坤光电、TCL)
7.6单灯色温评价(参与:利尔达、中昊光电、同一方)
7.7光源评价(参与:利尔达、中昊光电、同一方)
8 测试方法(牵头:易来,参与:威凯、TCL、华艺、同一方)
8. 1 灯具的安全测试方法
8. 2灯具的电磁兼容测试方法
8. 3 视网膜蓝光危害等级测试方法
8. 4相关色温及显色性测试方法
8. 5 波动深度、闪烁和频闪效应测试方法
8. 6 灯具表面平均亮度测试方法
8. 7灯具的待机功耗测试方法
8. 8眩光的测试方法
8. 9 深度调光的测试方法
8. 10 混光均匀度的测试方法
8. 11 功能测试方法
附录 A(规范性)调光/调色控制过程中产品指标要求
附录 B(规范性)待机功耗和深度调光、眩光测试方法
B.1测量条件
B.2混光均匀度的计算
B.3 统一眩光值(UGR)的测量和计算